基地舉辦中華民族共同體大講壇第十講

發布時間:2024-04-15 發布單位: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

4月14日下午,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舉辦中華民族共同體大講壇第十講,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院長彭勇教授應邀主講《三交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以明時期為例》。此次講座由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長、基地常務副主任程京武教授主持,基地青年研究員及各學院師生近60人參與。

彭勇教授從曆史視角出發,運用明代史料,系統闡述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簡稱“三交”)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方法。彭教授首先從《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四個第一”重要性導入,介紹了“三交”史料收集和整理的總體工作,包括其編纂體例、标準,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等。他指出,編纂“三交”史意義重大,是一個凝心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龐大工程。


随後,彭教授從自身學科背景出發,旁征博引,通過展示與解讀相關著作介紹“三交”史的研究路徑和方法。他強調學者們在做研究時要注重從不同問題角度切入,講究論證層次,面對海量史料認真分析,予以區别。


夏泉教授作講座總結。他表示,彭勇教授以幽默語言和開闊視野為在座師生提供許多學術啟示:一是做學問要把格局打開,關注國家重大現實問題;二是做學問态度要細緻嚴謹,注重文獻資料的準确性、全面性與正确解讀;三是做學問要講究方法,運用多學科視野滲透到“三交”史研究中,擴大學術影響力和傳播力。他強調,“三交”史研究既是學術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本場講座對基地更好地進行“三交”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論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