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由太阳集团1088vip主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基地、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普及基地、文明廣州與文化強國研究基地共同承辦的2024年太阳集团app首页“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全國學術研讨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石牌校區成功舉辦。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宏教授出席研讨會并緻辭,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魏傳光教授主持開幕式。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100餘人參加論壇。
張宏在緻辭中指出,百年暨南曆來重視以中華文化培養造就人才,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文傳四海”的殷殷囑托,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華僑華人研究院”等三大國家文科平台,打出了一手漂亮的“文化牌”。他表示,太阳集团1088vip是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平台,是文化暨南品牌的重要組成,是“以文化人”的重要陣地,學校将繼續紮實推動太阳集团1088vip内涵式發展,将太阳集团1088vip打造成集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一流平台。
與會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重要指示精神,深度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論壇主題,開展學術研讨交流。太阳集团app首页馬克思主義院長魏傳光教授、副院長張龍平教授主持會議主旨發言環節。
★★ 主旨發言 ★★
圖|張國祚教授
張國祚教授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原創性的理論貢獻”,對如何深刻、全面、準确地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做了詳細報告。張教授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所強調的“文化”是宣傳思想文化,強調黨的宣傳思想文化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就包含了對文化戰略定位的全新理解。張教授指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對前人思想進行豐富、改造、繼承、發展的前提下産生的,要對其進行橫向的曆史比較研究,從而發現其原創性貢獻。針對理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張教授從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個層面将中西方文化進行了對比,着重強調了“文化自信”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圖|李萍教授
李萍教授以“倫理的覺悟與文化主體性的建立”為主題,就文化特點、文化主體性、文化意義、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闡述。李教授對陳獨秀的“倫理的覺悟是最後的覺悟”進行了深刻解讀,從“何謂倫理的覺悟”“為何倫理的覺悟是最後之覺悟”兩問出發,闡述了倫理覺悟是建立和鞏固文化主體性前提及基礎的觀點。李教授強調,文化主體性是中華民族在文化意義上的自我建構,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曆史文化傳統既表達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特殊性,也表達了其與世界其他文明的異質性、互動性與發展性,其建構的過程就是不斷揚棄、創新學習的過程。
圖|張允熠教授
張允熠教授對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三個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刻解讀。首先,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張教授指出“文化自信”是時代的強音,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思維紅線是創新思維和辯證思維。他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種新質文化,“明體達用”貫穿古今,“守正創新”是對“明體達用”的注腳,“兩個結合”是知行、體用的結合。與此同時,張教授強調,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創新發展,不能孤立看待與宣傳。
圖|侯衍社教授
侯衍社教授以處理五個重要關系作為切入口,深刻剖析了新時代建構和鞏固文化主體性的實踐邏輯。一是從根本路徑看,需要處理好魂脈和根脈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命題決定我們決不能抛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同時也決不能抛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二是從主體維度看,需要處理好黨的領導與人民主體性的關系,中國共産黨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領導力量,廣大人民群衆在文化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三是從時間維度看,需要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反對文化保守主義與文化虛無主義傾向;四是從空間維度看,需要處理好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實現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良性互動;五是從方法論維度看,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鞏固文化主體建設。
圖|鐘明華教授
鐘明華教授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主旨展開發言。首先,他深入闡釋了“文化”與“文明”的辯證關系,文化與人類相伴而生,而文明是曆史的産物,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産物。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提出不僅在理論上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明思想,創立了中國共産黨的文明理論,而且深刻解釋了中華民族曆史的深層内涵。其次,他從文明的内涵與本質展開論述,強調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文明觀為基礎把握與理解文明,究其根本,就是要堅持以唯物史觀剖析文明的本質。最後,基于馬克思主義文明觀進一步分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由中華民族與現代文明兩大部分構成,其中現代文明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因此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研究不能僅局限于文化領域,而應該拓展研究視野,結合社會形态的實體性因素深化探究。
圖|楊軍教授
楊軍教授以“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回應批判文化虛無主義”為題目作主旨發言。她指出,在我國思想輿論空間盤桓的文化虛無主義思潮,破壞文化自信的生成,危害當代中國文化強國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華文明連續論、中華文化成果價值論、文化自信論、人類文化多元共存論、中國文化發展方向論等是批判文化虛無主義的理論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充分把握和尊重人類文明發展的客觀事實;堅持開放包容,把握不同文明之間基于平等尊重的學習借鑒關系;堅持文化主體性,遵循規律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為克服文化虛無主義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圖|劉海春教授
劉海春教授以“把握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三重維度”為題,從認識、動力、方法三維度展開讨論。一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長文明發展積累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深厚基礎。劉教授強調要加強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意識和内核,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二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内在動力。劉教授指出,中華民族增強傳播底氣需要塑造可愛、可信、可敬的中國形象,形成相應的國際話語體系,并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鑒。三是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基本原則。劉教授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最重要、最内核的原創性貢獻就是文化自信。他指出,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要堅定文化自信,兼容并包、守正創新。
圖|陳鋒教授
陳鋒教授以“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準構建:毛澤東對新中國文化建設的思想貢獻”為題,就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文化建設做出的思想貢獻進行了深刻梳理與讨論。其内容包括四點:一是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奠基;二是主張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産,為民族文化傳統傳承培根;三是倡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具體化,為意識形态建設鑄魂;四是貫徹唯物辯證法到文化實踐之中,為文藝繁榮發展指路,從而構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和新中國文化建設的系統基準等。陳教授表示,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文化上形成一系列戰略思想,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導、做出了獨創貢獻。
圖|關鋒教授
關鋒教授以“‘中國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文化思想的首要任務,就是建構中國理論”展開讨論。關教授認為,“中國理論”有兩層指向和三層基本訴求,其兩種意義上的“中國理論”在深層次上是相互貫通的。他指出,中國理論的最終目标是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并由此強調“中國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間的關系密切。此外,關教授在梳理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根本訴求和分析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指出,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隻專注于自身領域而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也相對忽視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關教授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為中國理論的闡釋、傳播、教育和建構貢獻更大力量。
圖|周峰教授
周峰教授以“三個面向與建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題目作主旨發言,結合潮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視角理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首先,建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面向現代化,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同追求,我們需要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深刻闡明文化自信自強的理論内涵,厘清面向現代化新征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所面臨的戰略環境;其次,建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面向世界,中國應該參與到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以批判的精神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與學習能力;最後,建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面向未來,秉持學習、轉化、創新的态度,在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将社會主義的中國文明形态和共産主義未來形态轉變為強大的文明實體。
圖|陳媛教授
陳媛教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阈下民族院校大學精神的闡釋與建構”為題目作主旨發言。她強調,大學精神既有不變的“始源基因”,又有與時俱進的“能動進化”。大學的精神文化基因始源于創建初衷,生發于辦學實踐,積澱傳承于學校曆史,高度凝練表達于校訓,通過校風教風學風等得以呈現,彰顯大學的價值追求。民族院校是基于中國國情創建的特色高校類型,是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成功實踐和典範,在辦學實踐中積澱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大學精神:一是“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價值内核的石榴籽精神;二是以“建設祖國、服務人民”為價值取向的紮根祖國大地精神。新時代民族院校要在文化自識中增強文化自覺自信,深挖中國大學紅色校史文化資源,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賦予大學精神以時代新質。
會議還舉行了青年論壇,來自全國高校的15位青年學者就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交流。太阳集团1088vip田明副院長、何小勇副院長分别主持青年論壇,張龍平副院長作大會總結發言。他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開放式的、随着實踐不斷豐富發展的思想體系,為新時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他指出,本次學術研讨會觀點荟萃、收獲頗豐,不僅從理論、實踐、價值層面對習近平文化思想追根溯源,同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議題作了深入系統闡述,共同探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路徑。太阳集团1088vip将以本次學術研讨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體系,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