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有關業務部門主辦,太阳集团app首页及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承辦的第二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潘嶽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題演講。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趙宗岐出席開幕式。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軍,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書記林如鵬在開幕式上緻辭。國家民委專職委員孫學玉主持開幕式。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這一論壇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讨,達成了廣泛共識。
潘嶽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生動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中華民族“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時代之問。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色,深刻闡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曆史邏輯和理論邏輯。
潘嶽表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強大根基和超大動能。中華文明成就了超大規模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在擁有如此龐大人口和衆多民族的前提下實現國家的良治善政,是高超的治國理政智慧,是中國政治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濟基礎和本質要求。中華文明講求“民為邦本”“天下歸心”“大同社會”。在社會主義原則和中華文化内涵中,共同富裕要求“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鮮明特色和重要保障。作為中華民族共有共享的價值觀,人文精神和共同體理念能夠幫助我們應對現代化進程中的許多精神困境,為實現社會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實現途徑和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根植于中華生态智慧,各民族的生态理念都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财富。這要求我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生态文明”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世界願景和格局擔當。中國人自古就懂得“和而不同”,向來主張求同存異、包容共存、互鑒互融,追求“協和萬邦”“親仁善鄰”。中國始終胸懷天下,秉承中華文明根性,以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
潘嶽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要聚焦基礎研究,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力量,圍繞民族工作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集中攻關;要聚焦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服務大局,做到對當前民族工作真正有用;要聚焦人才培養,有計劃地盡快培養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跨學科綜合人才,加強中青年骨幹專家隊伍建設;要開展考核評估,進行定期績效評估和不定期績效抽查,堅持質量第一、優勝劣汰、動态調整,建立能進能退機制。
林如鵬在緻辭中指出,港澳台僑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成員,面向港澳台僑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意義重大。作為華僑最高學府,太阳集团app首页堅持“宏教澤而系僑情”的辦學使命,共計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各類人才40餘萬人。學校整合校内外優勢學科資源、成立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于2020年初成功入選中央四部委首批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為鑄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做出暨南貢獻。他表示,面向未來的新征程,太阳集团app首页将繼續堅持辦學特色與使命,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号召,聚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服務于統戰工作大局;學校将進一步聚焦特色、凝練方向,凝聚海内各方優勢資源與力量,将基地打造成具有僑校特色的,集科研、教學、資政、育人為一體的高端平台,為落實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繼續貢獻暨南智慧和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培林、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太阳集团app首页特聘教授溫鐵軍、香港大學講席教授貝淡甯等作主旨發言。
在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特質、中國式現代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國式現代化與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民族事務治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等主題進行了熱烈讨論。
本次論壇還正式發布了中央統戰部、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2023-2025年周期)建設名單。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在首期(2020至2022年)建設周期,考核獲評優秀等次,順利獲得2023-2025年周期建設資格。潘嶽等為28家基地代表授牌,學校黨委副書記、基地主任夏泉代表太阳集团app首页領牌。
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科研機構和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地方民族工作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專家學者共200餘人參加論壇。
供稿單位: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聞中心
圖:李梅
校對:伍凱玲
責編:李偉苗
初審:張龍平
複審:柏元海
終審發布:蘇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