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嶺南文化傳承弘揚與廣州城市形象構建”學術研讨會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2-05-20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2022519日下午,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文明廣州與文化強國研究基地承辦的“新時代嶺南文化傳承弘揚與廣州城市形象構建”學術研讨會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石牌校區第一文科樓5樓多功能會議室舉行。


(圖|會議現場圖)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太阳集团app首页原黨委書記蔣述卓教授,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規劃部楊霖部長,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财經大學江冰教授,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政府間委員會咨詢專家、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OV全球發展副主席、太阳集团app首页文化遺産創意産業研究院院長陳平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焱教授,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吳琪副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潘啟亮研究員,太阳集团app首页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長吳青教授以及太阳集团1088vip的師生代表參加活動。會議由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張龍平教授主持。

潘啟亮在緻辭中指出,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建議着力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打響以嶺南文化為代表的“四大文化品牌”。太阳集团app首页紮根嶺南大地,傳承弘揚嶺南文化義不容辭,将落實學校文化建設綱要,助力廣州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莅校視察時的重要囑托。

楊霖在緻辭中表示,本次研讨會聚焦嶺南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廣州城市形象構建,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文化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體現,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可以多維度、多層次地做出讨論和研究,為廣州“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文化強市戰略建言獻策。

專家發言環節中,蔣述卓以“廣州城市與嶺南風骨”為題發表見解。他指出,嶺南風骨是一種柔中帶剛的精神文化傳統,其溫柔而剛正、溫雅而雄直、溫情而精猛,體現為以淡定而驚人的情緒心态将創造力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漸演變為廣州城市的文化标識和符号,成為廣州城市形象構建的深厚基底,成為嶺南文化傳承和弘揚的強大動力。

江冰以嶺南文化的空間意識為切入點,就傳播嶺南文化和講好廣州故事展開論述。他指出,低調、務實、包容和進取是廣東人的個性特質,代表着一種敢為人先、從容前進的嶺南“雄直之氣”。我們要挖掘背後蘊藏的豐富故事資源,講好廣州故事,進而傳承與弘揚新時代嶺南文化。

陳平闡述了嶺南文化遺産在廣州城市形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可通過多種藝術形式表達嶺南文化遺産内涵,促進廣州動态多元的國家城市形象構建和傳播,提升廣州在國内外發展競争中的話語能力和吸引力,為嶺南文化遺産傳承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出貢獻。

王焱圍繞“廣府飲茶文化的弘揚與廣州國際城市形象的構建”這一主題發表見解。她認為廣府飲茶習俗是嶺南文化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可以此為切入點,打造虛拟仿真空間,讓外國友人沉浸式體驗飲茶習俗,推動廣州國際城市形象和嶺南文化國際傳播,打造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國際戰略傳播體系。

吳琪認為,改革開放以後,廣東經濟發展步入全國前列,嶺南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碰撞、交織、融合,塑造了新世紀的廣東文化精神,也推動了嶺南文化在全國範圍内的弘揚與傳播。随着時代發展,嶺南文化将面臨更多不同文化力量的沖擊,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弘揚嶺南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吳青展示了1619世紀時西方人視角中的廣州形象。她認為,在廣州城市史研究中,需大量引入“他者的觀察”,從宏觀、全面、多維的視角去觀察近代廣州在世界曆史中呈現的複雜而飽滿的曆史鏡像,還原出一個“多元立體、具體而微的近代廣州”。

史軍圍繞“嶺南生态文化傳統與廣州生态城市形象建構”這一主題展開論述。他從環境人類學的視角切入,梳理了嶺南生态文化曆史傳統,诠釋了嶺南生态文化傳統與廣州生态城市的形象建構的關系,對廣州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展開了多角度、多層次的闡釋和探讨。

史懷剛以“嶺南文化創新精神的曆史生成及當代啟示”為題發表見解。他指出,嶺南文化是一種海洋文化、移民文化,是中原文化與嶺南土著文化的融合碰撞,其多元性、開放性和包容性為解決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更為其自身的傳承和創新找到突破口。

于小涵以“文化産業園區對廣州城市空間構建的研究”為題,就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間的關系對廣州城市空間演化的增長極作用展開讨論。她認為,要解決當前廣州文化産業園區的問題,需打造具有物質價值與社會意義的城市文化地标,從而推動廣州城市文化空間的構建。

最後,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程京武教授作總結發言。她表示,本次研讨會是高屋建瓴和鮮活生動的有機結合,整體聚焦于廣州文化強市建設,服務于國家文化強國發展大局,為嶺南文化如何創新性地弘揚和傳承、廣州文明城市形象如何構建做出了多樣化的研讨。未來,太阳集团1088vip和基地将會持續聚焦問題、思考問題,既追根溯源又着眼長遠,集團隊之力回答基地關注的問題,為文明廣州、文化強國建設獻言建策,做出基地應有的貢獻,促進嶺南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廣州國際城市形象的傳播。



圖片|李冰

文字|揭紫晴

初審|伍凱玲

終審|張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