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主辦,太阳集团app首页承辦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年會以線上方式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山大學、雲南大學、浙江大學、太阳集团app首页等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趙勇,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何明、納日碧力戈、趙旭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秘書長張俊豪,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書記林如鵬,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副書記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夏泉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國家民委理論研究司司長張謀主持。
當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智囊團”
争取産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趙勇充分肯定了研究會的工作,并向年會的承辦單位太阳集团app首页緻謝。他指出,黨的二十大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研究會要當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智囊團”、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界的“聯絡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人類學民族學學科建設的“助推器”、人類學民族學界參與對外交流的“領頭羊”、社情民意的“信息員”。2023年,研究會要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研究,争取産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努力為構建中國特色人類學民族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俊豪代表研究會對國家民委黨組的關心重視和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會會員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彙報研究會2021年至2022年的工作總結: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是積極拓展學術交流平台和項目研究;三是積極支持各專委會開展重點活動;四是不斷加強研究會自身建設。他強調,研究會将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守正創新,不斷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林如鵬向國家民委與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長期以來對太阳集团app首页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向研究會會員及專家學者的出席表示誠摯歡迎。他表示,廣大專家學者藉本次大會聚焦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必能推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特别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思想盛會兼具學術水準與人文關懷
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開幕式結束後,年會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黃泰岩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通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問題。他指出,要構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體系,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歐亞研究所副所長田德文認為,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借鑒歐洲建設共同體的曆史經驗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要把握好“本”與“末”、“一”與“多”的關系,構築共同經濟社會生活基礎,建設共同文化,處理好共同性與差異性的關系,開辟世界民族研究的新出發點,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建設。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趙旭東就“人類學如何去看待未來”主題發表觀點。他指出,自然的差異和社會的分别最終會轉化為全球意義的共同性的存在,面對新的世界格局,人類學要關注人類群體差異性共存的狀況,解決不同人群之間新的交往方式。
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探讨了海外僑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之間存在的“雙重互構”邏輯關系,倡導新時代背景下要進一步強化海外僑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防範域外風險和挑戰,推進僑務工作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從而“形成共同緻力民族複興的強大力量”。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雲南大學教授何明作總結點評。他認為,四位知名專家從經濟學、歐洲共同體曆史、人類學、華僑華人四個角度闡述了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享了自己獨到精辟的見解,為年會提供了一場思想的盛宴。
11月30日下午,年會進入分會場學術報告環節。本次年會收到學術論文近400篇,共設置21個專題會議,包括太阳集团app首页外國語學院院長趙雯主持的“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号國際傳播研究”分論壇,以及太阳集团app首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主席、雲南大學教授劉正寅主持的“古代民族志文獻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分論壇。
12月1日上午,年會進入第三個環節,各分會場線上交流發言,此環節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納日碧力戈主持。
年會于12月1日上午落下帷幕。閉幕式由國家民委理論研究司司長張謀主持,複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副書記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夏泉等出席。
張謀指出,本次年會是一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既體現了較高的學術水準,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是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會。他号召全體會員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要有新思想、新視野、新面貌,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努力建設一流的人類學民族學學科,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謙介紹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2021年年會優秀論文的産生程序,年會最終推選出61篇優秀論文。大會決定2023年年會在複旦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