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促進青年研究人員學術研讨交流,10月28日上午,基地舉辦第二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年學術沙龍活動,主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與發展——以滇西北高原多民族交融地帶為例”,由基地研究員,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講師韓彥主講。
韓彥首先對民族、中華民族内涵進行了分析,闡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及其意義,強調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重要性。接下來,韓彥着重介紹了自己在滇西北高原多民族地區的長期田野調查,分别詳述了當地藏族、傈僳族的文化特點,以及他們與漢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際個案,指出多民族的和諧相處、交融互動、文化采借等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凝聚的重要因素。韓彥認為,這些生動鮮活的案例體現出中國共産黨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富裕等方面所做的偉大實踐。在黨的偉大領導下,各民族不斷進步,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提升,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副院長張龍平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史軍教授,基地研究員陳熙、秦雲周、許文芳、範君、馮悅,博士研究生蔡偉裕、王逸楠、張盛凱等參加活動,圍繞主題交流分享理論心得和實踐經驗。現場研讨氛圍熱烈,充分激發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相關問題的新靈感與新思考。
青年學術沙龍系列活動将繼續為研究人員提供思想碰撞的舞台,積極發揮青年智慧和力量,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研究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