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順利舉辦“廣州建設文化強市與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讨會

發布時間:2021-10-29 發布單位:太阳集团1088vip


1028日下午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文明廣州與文化強國研究基地承辦的“廣州建設文化強市與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讨會在太阳集团app首页石牌校區第一文科樓5樓多功能會議室舉行。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夏泉,廣州市社科聯《城市觀察》雜志社副社長、副總編劉朝華,廣州日報理論部主任徐鋒,廣東省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秘書長劉偉,華南理工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劉社欣,廣東省僑界作家聯合會秘書長潘小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文化産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焱,太阳集团app首页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潘啟亮,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曾一果以及太阳集团1088vip的師生代表參加活動會議由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程京武教授主持

會前在場人員共同觀看了2021年廣州宣傳片《花開廣州幸福綻放》拉開了學術論壇會的序幕該視頻展現了廣州“傳統”與“時尚”并存城市形象,向世界傳遞出廣州的文化自信和發展自信。

夏泉在緻辭中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标奮進的起步之年。本次學術論壇會聚焦于“廣州建設文化強市與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對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市範例”這一重點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他強調,太阳集团app首页将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學校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優勢學科特色,依托太阳集团1088vip文明廣州與文化強國研究基地,加強文化研究、促進交流合作、凝聚學界智慧,為推動廣州文化建設、實現文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專家發言環節中劉社欣圍繞“論文化強市的文化建設策略”發表觀點他強調,建設文化強市要堅持“自知、自信、自為、自覺”的基本原則,從“方位、品味、定位、進位、強位”等方面踐行文化建設的基本策略。在話語的講台上,文化建設要把握好話語主流發揮好的主體作用。

潘小娴以“民俗文化對城市文明的影響和促進”為題,通過展示民俗節日傳統,強調廣州當地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資源,也是廣州人鄉愁的重要載體。她指出,在推進城市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要注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讓鄉愁記憶源遠流長,從而延續城市曆史文脈。

王焱圍繞“論廣州文化的精神特質”的主題發表見解。她認為,廣州具有“溫暖”的精神特質,具體體現在語言的開放性、飲食的非排他性、消費的低調性、人際溝通的親密性。她強調,“溫暖作為廣州的人文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構成了包容、接納的廣府文化。

劉偉“老城市煥發新活力視角下廣州打造中國對外文化交流門戶的思考”為題,指出廣州在大灣區建設中承擔了文化中心、交流樞紐、文化新高地、發展引領者的作用,可通過人文氣質、産業升級、創新動能三方面激發廣州文化底蘊的新活力,逐步發展為大灣區多元文化融彙發展的典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窗口聯通中外文明的重要樞紐


曾一果展示了香港城市文化的興起、發展與變化,指出廣州文化的建設可參考香港城市文化的發展曆程,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下,構建“新區域主義”視角,通過大灣區的建設豐富廣州城市文化的多樣性。

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江傳月以廣州市天河區為例,展示了天河區在現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相關成效與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加快完善優質運行高效的公共服務的實施網絡,建設多元化社會化的公共文化産品的服務供給體系,創新公共化服務管理體制和運行的機制,建立更加完善的資金人才和技術保障體系。

太阳集团1088vip副教授于小涵對比了廣州與杭州在數字文化産業中的優勢和劣勢,針對數字文化産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質量的策略:明确發展定位與城市品牌,建立“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機制,全面升級核心技術,形成數字文化産業集群

太阳集团1088vip副教授史懷剛“廣州嶺南文化推廣的現狀及展望”發表看法。他強調,嶺南文化的推廣需要“内力”與“外力”相結合,健全和完善保障機制,以人民為中心,保持嶺南文化的包容精神特征通過創新的手段挖掘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提高人們的文化獲得感。

太阳集团1088vip副教授何小勇圍繞“新時代廣州‘和’文化的特質”的主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新時代廣州的“和”文化具有舉綱張目、守護雙赢、融通融設等特。這三個特征有機融合,推動“和”文化不斷發展,也為廣州市建設文化強市貢獻力量。

最後,太阳集团app首页社會科學研究處處長潘啟亮總結發言。他表示,本次研讨會的主題聚焦,角度多樣化,為廣州建設強市與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現實依據。他強調要處理好廣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既要保持廣州文化自身特色,又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提升廣州文化的國際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