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龍平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副院長
張龍平,曆史學博士,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副院長,中央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中共黨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重大項目子課題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5項;出版學術著作三部;在《世界宗教研究》《抗日戰争研究》《黨的文獻》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獲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标兵、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一等獎、廣東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比賽一等獎、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委宣傳部首批理論宣傳優秀青年人才、國家民委優秀中青年專家、廣東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講《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碩士生專業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獻學》和博士生課程《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現代化理論與實踐》。本科生公共選修課《中國共産黨簡史》《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一國兩制與民族複興》等。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際勞工組織涉華勞工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919-2022),2023年12月,主持人;
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際勞工組織與近代中國勞工治理研究(1919-1949),2017年6月,主持人;
3、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完善海外大統戰工作格局研究,2023年6月,子課題負責人;
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新中國成立以來粵港澳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獻整理與研究,2022年12月,子課題負責人;
5、“十四五”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港澳台僑卷”,2022年11月,澳門卷主編;
6、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教育與宗教:社會變遷中的近代中國基督教教育會研究,2011年9月,主持人;
7、廣州市社科重大項目:三次全國勞動大會與廣州,2020年4月,主持人;
8、廣州市社科規劃廣州大典研究專項:晚清旅粵西人的嶺南文化印象研究,2015年6月,主持人;
9、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新時代澳門青年的國家曆史認識與愛國精神培育,2020年9月,主持人;
10、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激進社會思潮背景下在粵求學香港青年國民教育補償機制的探索與實踐,2019年12月,主持人。
代表性著作:
1、著作:《國家、教育與宗教:基督教教育會與近代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
2、著作:《廣州召開的三次全國勞動大會》,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
3、著作:《國際勞工組織與近代中國勞工治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25年版;
代表性論文:
1、《國際勞工組織首屆亞洲勞工大會在中國的醞釀與流産》,史學集刊,2023年第3期;
2、《重慶“八六”勞協事件與國共工運控制權之争》,工會理論研究,2023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對八小時工作制的認識與實踐》,黨的文獻,2022年第2期;
4、《國際勞工組織與中國:百年曆史回顧》,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2019年6月4日;
5、《明清時期來華西方人的海幢寺印象及宗教文化觀念》,澳門研究,2018年第2期;
6、《“從衆”的全球勞工治理:1919年華盛頓國際勞工大會與中國》,學術研究,2017年第11期;
7、《“超越于勞工之外”:南京國民政府初期的多瑪中國之行述論》,廣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
8、《華東基督教教育會與民國時期華東區域基督教教育的中國化》,蘇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
9、《中華基督教教育會與巴敦調查團來華的醞釀》,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10、《調适、規劃與重建:抗戰時期的中華基督教教育會》,抗日戰争研究,2010年第3期;
11、《“五體聯動”“五微一體”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光明日報,2021年7月19日;
12、《從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說起》,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9月22日。
1、國家民委民族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2023年4月;
2、廣東省委宣傳部理論宣傳優秀青年人才,2015年8月;
3、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20年2月;
4、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一等獎,2019年10月;
5、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标兵,2017年11月;
6、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2010年9月;
7、廣東省高校教工黨支部書記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