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9周年,太阳集团1088vip廣大黨員師生紛紛飽含對黨無限熱愛和深情,用講戰疫故事的方式獻禮黨的生日,更加堅定守初心、擔使命的自覺,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态做好各項工作
第一支部
第一支部全體黨員通過講述抗疫期間身邊所發生的感人故事,回顧自己和身邊抗疫中的難忘瞬間,感受一個個基層黨員領導幹部、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物業管理人員、保安等平凡人物在抗疫期間所作出的不平凡工作,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付出,才守護着億萬民衆生命安全,取得了在抗擊疫情中舉世矚目的成績。
黨員們表示,抗疫故事表現了災難來臨時的大愛精神,表現了中國之治的巨大優勢,表現了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堅定信心,我們要從戰疫故事中汲取一切精神養分,化為繼續前行的動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教書育人,為民族複興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支部
疫情發生之後,學生不能返校,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組成的教工第二支部積極摸索網絡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正确認識疫情發聲期間的各種意識形态問題,将教學内容與疫情防控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雖然疫情阻隔了師生之間的正常聯系,但并沒有耽誤教學要求的落實,陶季邑教授指導的博士生、吳昱副教授指導的碩士生均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取得學位,高質量地完成了相關教學要求。
除此之外,教師們還積極發揮自身的科研優勢,通過不同的渠道發出理性思考的聲音,向有關部門獻言獻策。田明老師先後為學校“忠信笃敬班”的學院及學校機關黨委舉辦理論講座,引導黨員正确認識和深入批判自由主義;林恺铖老師圍繞疫情防控主題,在光明網發表兩篇理論文章,并得到中青在線和人民論壇網的轉載;吳昱老師向學校及有關部門提交多篇智庫報告,圍繞疫情中的意識形态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劉文藝老師、黃漫老師也圍繞自己的科研課題,撰寫論文回應疫情防控中的理論熱點難點問題。
第三支部
第三黨支部結合自身教學、管理與科研特點,将抗疫工作與育人使命緊密結合,實現了對全校所有校區的“全覆蓋”,抗疫精神在本學期教學的“全過程”融入,并對政府與社會的抗疫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對接與服務。
支部教師搭建課程新學期網絡平台,充分利用了線上線下資源,從而有效地在疫情期間開展教學,保證了教學質量。其中史懷剛老師和課堂團隊整合教學資源,建立了針對線上線下教學的教學新體系,《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案例獲得廣東省疫情防控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一等獎。
程京武老師、何小勇老師等及時在《南方日報》、光明網、微信公衆号等發表理論文章、短篇時評,傳播抗疫精神,積極參與輿論引導,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
在疫情期間,支部黨員迎難而上,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并取得了諸多成績,何小勇老師在疫情期間為參加全國教學比賽而刻苦訓練——每周三次學校訓練,一次學院訓練。何老師近年來在各類教學比賽中屢次斬獲一等獎,可謂“骁勇善戰”。此次出征,必将發揮抗疫精神,再立新功。
第四黨支部
第四黨支部的12名黨員同志說身邊故事、講切身體會,表達自己對抗疫先進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所思所悟,并将故事文稿整理成故事彙。通過講述自己身邊的戰疫故事講述,牢記自己黨員身份,踐行初心使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主題黨日活動最後,魏靜妮老師帶領全體學生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通過這次活動,學生黨員們的思想覺悟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升華,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牢記黨員初心使命,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得中國夢貢獻力量。
特殊時期的主題黨日活動更有意義。各支部講述的戰疫故事,是我們九千多萬黨員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典型縮影。無論何種身份,各位黨員都不懼困難,真正把初心寫在行動中,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全力打赢這場特殊的戰鬥。
初審:魏靜妮
終審:柏元海
責編:陸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