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對教育行業的沖擊非常巨大,高等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但許多高校堅持停課不停學,通過網絡直播平台等新興技術手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太阳集团app首页的優秀特色課程之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在疫情期間線上選課人數超過3萬,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遠遠超過了單純線下授課傳統方式的效率。
1.傳統課程搬到網上效果顯著
作為僑校典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直是太阳集团app首页的特色。從第一課堂至學生文娛活動、社會實踐,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皆扮演重要角色。就課程建設而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暨大傳統文化教育第一課堂的主要承載課程,自1985年開始開設。它曆經30多年探索,三代學人的努力。這種持續性投入保證了課程内容體系、教材教法、師資梯隊等,能夠緊扣時代脈搏,與時偕行。
這門課程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精品課程,同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013年通過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審核并上線教育部愛課程網。2017年4月,這門課進一步完成升級,上線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并成為兩大平台的學分認證課程。2018年9月該課上線智慧樹在線教育平台,加入粵港澳大學在線課程聯盟,并于同年12月獲得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認證。自2017年至2019年超過4萬人線上選修過本課。
今年由于疫情,3月份開課至今,在各平台如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學堂在線等選課人數及互動次數皆已超過3萬人次。面對如此龐大的學生人流量,如何将這門課程上好,即如何表達中國精神、中國智慧與方案,是對課程執教者的新考驗。
2.新的不隻是傳播方式,更是傳播角度
考查中國傳統文化的授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為史學式的授課方式。這種授課方式,按照曆時,從中國上古時代一直書寫至清末。其長處雖然時間脈絡清晰,但卻與中國古代史的内容較多重合。又因注重曆時性,這就需要在凸顯中華文化的整體獨特性上做到兼重。而“文化”作為概念,其内容标指以人作為主體的所有創造産品,表征人作為類的差異性,本質上是人化,即人的存在方式。以此角度言,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寫方式首要的任務是要體現這一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偏向或差異之處。
二為觀念史或哲學式的授課方式。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書寫注重觀念史的發生發展延續,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作為文化的主要特征具現。如選擇儒、道、墨、法、陰陽、兵家、名家、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等諸多學派的核心觀點加以闡釋。或者以現代的學科分類為史料分類方式,闡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文學、史學、宗教、法學、教育、政治、建築學等等。其長處是對傳統文化的材料史實重新分門别類,無論是以學派相分,還是以現代建制的學科分類相别,都避免了以時間相分所帶來的困境。但其缺點也較明顯:即因支離于學派或學科分類,很難構建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特征。
三為比較文化的視域。這種寫法在相較互視中,單刀直入,借助與其它區域文化的比較分析,直接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差異性、偏向性。作為比較對象,從清未民國時期的籠統中西、中日、中印等文化對比,漸變深化為更加具體的比較,如與歐美諸國文化傳統、與這些文化中某些觀念(自然觀、宗教觀、生命觀等)的比較。這種互視書寫的主體自清未就分為兩個群體:中華本土學者及研究中國文化傳統的他國學人。如梁漱溟、馮友蘭、胡适等中國學人代表,以及明恩溥、雷蒙·道森、麥高溫等歐美學者。事實上,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國學人深受西學(主要是歐美思潮)影響,如實證主義、生命哲學,以西學為視域,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因而即使是身處此文化之中,但其所描繪的中華文化圖景依然帶有很多西學視域的偏差。比較文化視域,需要書寫者有一國際視野,對中外文化皆能有深刻反思。我們能看到中國當代的許多前輩學人在治西學後,其學術研究的的興趣會漸轉至中國本土學術研究。而以治中國學術出身者,會走出傳統的視阈,放眼世界。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寫法與講法,皆需要這種比較視野。但既不能單純依傍他者,這樣會自我異化,也不能閉門自語,這樣無法與他者溝通。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言,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它能為世界文化的發展繼續提供有益養分,進而貢獻中國智慧。
綜合和對比以上三種授課思路,太阳集团app首页對《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内容的重新定位至1995年基本完成。事實上1985年始開此課時,《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名稱是《中國古代史》。我們認識到雖然曆史中含蘊着傳統,但在現實性上并非所有過去史皆能成為傳統。因為文化傳統是由曆史延傳而來的道德、風俗、宗教信仰等等,并非所有的觀念都綿延至今,影響當下、未來。如果說曆史的時間維度是指向過去,那麼傳統的時間維度則是指向現在和未來。以曆史方式書寫中國傳統文化,往往注重梳理過去既成史實,而對于當下及未來可能着墨太少。就講法上言,這一書寫方法所涉及的資料較多,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完成如此多的内容,往往會陷入知識性的介紹。暨大最初以四個學分,上下兩個學期,64個課時量來解決海量課程内容這一矛盾。但随着學校整體課程改革,作為外招生的公共必修課,這門課的學分調整至3個學分,再變成現在的2學分,課時的減少這也反逼任課教師不得不作出選擇:如何才能詳略得當,怎樣才能深廣并重。
3.被評為廣東省疫情期間在線教學一等獎
從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到2017年、2018年教育部在全國大中小學開展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大學)、傳承學校創建(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大中小學教育體制中逐步深入展開。
太阳集团app首页的傳統文化教育,在此東風中花開千樹。可以說,就中國傳統文化進高校課堂而言,太阳集团app首页形成了自身特色,探索了一條有别于中國傳統文化專業必修課教育的文化素質教育進路。2020年3月,本課程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發揮線上課程優勢,被評為廣東省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優秀案例(第一批)一等獎。概言之,以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暨南學子,将中華文化遠播他邦,太阳集团app首页在中華文化的研究、傳播中必将起到更大作用、扮演重要角色。
來源:光明網
審核:魏傳光
責編:陸怡如